筍農、消費者與諸羅樹蛙 生物多樣性
諸羅樹蛙是台灣蛙類中最晚被發現的ㄧ種,1995年才由師大生物系呂光洋教授命名發表。
2015/01/09 14666
李育維(CC BY-NC 2.0)

諸羅樹蛙是台灣蛙類中最晚被發現的ㄧ種,1995年才由師大生物系呂光洋教授命名發表。因為分布在台南、嘉義、雲林一帶,並在嘉義被發現,便以嘉義古地名諸羅作為牠的名稱。

牠是一種數量稀少,棲息地卻與人類很親近的台灣特有種樹蛙。

2007年底,台南三崁店卻爆發了以保育諸羅樹蛙為號召的抗爭活動,三崁店是曾文溪以南首度被發現有穩定諸羅樹蛙族群棲息的次生林地,但土地歸台糖所有。以活化資產為名,台糖將三崁店這塊約10公頃的棲地變更地目為建地,在建商準備大興土木之際,愛蛙人與環保團體及時出面阻止了開發案。

紛擾的過程中,有環保團體在情急之下做出錯誤的示範,草率為諸羅樹蛙搬新家,但在缺乏完整的棲地評估之下,被捕捉的諸羅樹蛙非死即傷。幸好守護諸羅樹蛙的行動最後獲得台南縣議會支持,並提案設置為諸羅樹蛙生態公園,暫時保住了諸羅樹蛙的棲息地。

俗話說,危機就是轉機,這次的事件竟也開啟了開發與保育拉扯之間平衡的另一種可能。也就是環保團體、社區協會、大專院校等,共同發起將土地藉由公益信託方式,讓這類珍貴的國家資產獲得重視與保護,同時也建立起野生動物與土地利用的新關係。如「綠標竹筍」便是一成功案例。

竹林是諸羅樹蛙偏好的棲息環境之一,但台灣筍農老化,竹材也仰賴大量進口,使得台灣的竹產業價格缺乏競爭力,竹林被大量砍伐,或栽種其他農作物,這種棲息地的破壞很容易導致一個物種的滅絕。三崁店事件做為一個引子,讓筍農媒合諸羅樹蛙開創一片既保育又經濟的農業型態。

願意合作的筍農開始經營適合諸羅樹蛙棲息的竹林生態(陸續還有其他果農也投入這樣的經營模式),並減少使用農藥,以無毒的方式照顧竹筍,雖然如此一來生產成本大幅提高,但透過保育諸羅樹蛙,讓許多愛護野生動物的民眾或企業願意訂購這些農產品,雖然價格高了些,但同時能顧及飲食健康與保育又何樂而不為?進一步還能夠規劃成類似觀光農場的經營模式,適度開放民眾進入竹園夜觀及了解諸羅樹蛙的生活型態,間接也成了環境教育解說最好的教學場域。

這種人與蛙的互利關係不僅創造了雙贏的局面,也帶給我們一種省思,思考環境、動物與人之間,土地分配的權重以及更多共享的可能性。

所有與大自然爭地的開發都應三思而後行。我們缺乏的可能不是房子、銀子,而是一種差異化的存在感,正因為諸羅樹蛙的家與我們生活環境如此相近,能給予的呼應就更為強烈。

也許晚餐後漫步在堤岸上、小路旁,樹林裡偶然一聲清脆的鳴叫,會因為牠的存在,你的了解而帶給人心靈上意想不到的滿足感。

Copyright © 2016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