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於憂患,談後勁的環境意識 環境正義
後勁,做為舊高雄市的最北端,鄰近中油煉油廠和楠梓加工區,是一個充滿工業的環境
2015/01/15 13985
I-Ta Tsai(CC BY-NC-SA 2.0)

後勁,做為舊高雄市的最北端,鄰近中油煉油廠和楠梓加工區,是一個充滿工業的環境,但27年前的此地,曾經發生過一次非常激烈的環保抗爭運動,事隔多年後終於將畫下句點。

雲林充滿爭議的台塑”六輕” ,全名是”第六套輕油裂解廠” ,是台灣第一個民營煉油廠,在環保意識抬頭後,也很可能成為最後一個。近年七輕被台江國家公園取代、八輕(國光石化)也在生態保育考量下終止 ,但在這之前中油已經設立過五次輕油裂解廠,其中已退役的一輕、二輕和比較近期,正在運作中的五輕都位於楠梓附近。

當年五輕要由原二輕廠址更新擴廠,引來許多後勁居民的抗議,主因是當時的後勁已經遭到二輕的環境汙染,居民不能接受繼續犧牲居住環境的品質,更不希望影響到下一代,早在當年,後勁溪的水質就已經被二輕汙染到居民都不敢飲用。

當年的抗議事件轟轟烈烈,政府動員了鎮暴警察,民間救濟委員會更非常突破性的以當年尚未合法的公投方式,表達直接的反對意見;最後雖然還是動工,但也有所讓步,除了回饋金以外更承諾25年後遷廠,當地也成立了一個後勁社會福利基金會負責管理回饋金,並訴諸於實質改善居民生活的行動。

從1990年正式完工至今已24年,當初後勁人忍辱負重,以空間換取時間的戰略終於快要看到終點,近幾年在社福會以外也另外成立一個中油高雄廠遷廠促進會 ,並大力宣傳要中油實踐當年的遷廠承諾,而對於遷廠之後的煉油廠預定地,促進會也有提出了非常有創意的想像:改建成生態公園。

一度被汙染的土地,真的有可能成為生態公園嗎?除了促進會提出做為參考的德國工業區廢廠再生的例子以外,其實就在附近的高雄都會公園也是一個非常值得參考的例子。現在的二期園區在早年其實是西青埔垃圾場,也曾在打算延長使用年限時爆發抗爭,可見此地居民的環境意識著實強烈。最後在垃圾場退役之後,透過垃圾壓縮和沼氣發電技術,竟然將垃圾變成了再生能源,原址的垃圾山改造後竟也成了新生公園的基座,使爬垃圾山健行成為現實。

面對後勁多年受到各種環境汙染影響而產生的強烈環境意識,加上今年發生的高雄氣爆事件導致民眾對石化業的疑慮,存在於後勁超過70年的中油煉油廠也終於確定將漸漸走入歷史。目前廠區內僅剩15%的廠區機具還在運轉,明年底之前完成遷廠的目標似乎並不遠,但接下來要如何發展改善這塊飽受汙染的土地,讓環境能夠再生,甚至發揮超乎想像的價值,非常值得關注。

Copyright © 2016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