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自行車道與地下機動車道 環境正義
倫敦市長 Boris Johnson誓言推出了一個腳踏車與行人綠色方案叫做「自行車高速公路」
2015/01/27 14801
Number 10(CC BY-NC-ND 2.0)

倫敦市長 Boris Johnson誓言推出了一個腳踏車與行人綠色方案叫做「自行車高速公路」(Cycle Superhighway)未來將會東西向和南北向的交會,穿越倫敦的核心地帶,期望在2016年成為一個真正的自行車友善城市。

此舉引起民眾普遍的關切。支持者肯定這個政策將大幅改善倫敦交通與空氣品質,有利氣候調適。但也有不少人擔心行人的安全更無法保障,必須要進行許多調節。

大規模的自行車專用道意味著都市道路景觀的大幅改變,包括:重新設計道路會合方式、禁止車輛轉彎、改變人行道與行人徒步區、改變停車規定、重新安排公車站牌位置等,考驗著倫敦市政當局的能力。方案提到,倫敦市長希望可以提供行人與自行車更多的綠色通道和行道樹,更多的空間與更少的車子。自行車可以保障城市的交通安全,新的生活方式,帶給街道活力,而且更以人為本。

然而地面空間如此稀少,「向上」發展成為另一種可能。英國著名建築師諾曼佛斯特(Norman Foster)提出了「空中自行車道」(SkyCycle)自行車高速公路網計畫。預計花費20年,在現有的鐵路上方建造10條自行車專用道。

根據佛斯特的方案,在鐵道上方修建的高架道路約三層樓高,沿途設有200多處斜坡引道上下。

這些方案,聽起來都不錯! 倫敦市長的魄力,想要建立自行車專用車道,使倫敦成為繼荷蘭阿馬斯特丹、丹麥哥本哈根之後的自行車友善城市。但是城市在治理的決策思維中,其實已經對汽車做出過多的讓步,反而犧牲很多行人的便利。

以台北為例,雖有好的自行車租借服務(Ubike),而且服務規模和品質都不錯。但看看我們屈指可數的腳踏車專用道,在沒有專用道的道路上,自行車屢屢被機動車的速度和噪音凌虐,只好騎上人行道,把行人也搞得心驚膽戰。

因此既然有自行車向上發展的方案,我們為何不使用多一點想像力,把機動車地下化呢?

城市應該以人為本,機動車擁有機械行動特性,應當向行人讓位,優先滿足行人的需求。機動車在地面下行駛,可以杜絕城市住宅的噪音,既沒有行人、單車隨意穿越馬路,也可規劃獨立的地下環狀交岔路(roundabout), 從此以後機動車減少等紅綠燈的時間,既有效率又增加安全。

人本來就擁有天空, 陽光,樹蔭, 和雨。因此,城市應該把地面留給行人和自行車,尤其是行動不便的老人、弱者、殘障人士(試想一下對殘障人士來説,獨自將輪椅推上推下是多麼危險的事情),並規劃良好的自行車道給通勤的自行車。而且多出來的空地可以辦市集,種花草,給人們更多活動的空間,行人再也不用被車水馬龍壓縮的摩肩擦踵,加上配套良好的自行車停車格, 提供單車安置的場所。如此一來, 既鼓勵綠色通勤,行人和單車族們再也不用擔心身後的機動車駛的太接近自己,造成危險。

把寬闊的地,蔚藍的天,熾熱的太陽,濃密的樹蔭和清涼的雨還給行人和自行車者。這樣的願景, 是不是有像諾曼佛斯特一樣的夢想設計家可以為我們實現呢?

Copyright © 2016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