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冬天不太冷?! 氣候變遷
一般而言,當強的聖嬰事件(即指標超過1.5℃)發生時的冬天,臺灣容易出現暖冬、隔年則易出現春雨偏多的情形,其颱風生成的位置則有距離臺灣較遠的現象。
2016/01/05 14118
Aaron Burden,取自Unsplash

今年冬天的腳步似乎是慢了,已進入1月時節,仍可見行人穿著短袖或是薄上衣,是天氣出現什麼變化嗎?還是這是氣候變遷影響的最佳寫照?氣象,猶如春天後母面,陰晴不定、說變就變;氣候,就不一樣了,像是四季,你不會當下就感受到它的變化,而是漸漸地、慢慢地悄悄告訴我們它的來臨。這一切發生了什麼事?是誰讓冬天不下雪?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這樣的狀況可能是強聖嬰現象帶來的暖冬。一般而言,當強的聖嬰事件(即指標超過1.5℃)發生時的冬天,臺灣容易出現暖冬、隔年則易出現春雨偏多的情形,其颱風生成的位置則有距離臺灣較遠的現象。中央氣象局統計自9月1日秋季以來至11月25日,臺灣13個平地測站均溫為26.02度,成為近70年來最熱的一年秋季。同時,香港官方天文臺統計,11月竟然是自1884年有記錄以來最溫暖的月份,睽違131年來最熱的秋天 ,難道這個冬天真的不冷!?就連遙遠的莫斯科,隨著聖誕節到來,也罕見的不下雪,氣溫一反常態升至7℃,跟以往同期平均只有-6℃相比可說是「非常溫暖」,更打破79年來的紀錄。

有不少人懷疑暖冬的現象與全球暖化有關。氣象專家們表示,雖然不能排除這項因素,但更大的原因可能是聖嬰現象以及北極震盪。北極振盪是指北極的氣壓與北半球中緯度地帶的氣壓呈現反向變動關係的現象;當圍繞北極的極地渦旋(polar vortex)變強,會抑制北極的寒冷氣流南下,使得北半球冬季氣溫較例年為高,形成暖冬。若是聖嬰現象則指東太平洋赤道區域海面溫度和西太平洋赤道區域的海面上氣壓的變動。(聖嬰時變暖,反聖嬰時變冷)

如此一來,此極端氣候的顯現,不但衝擊農業與農民生計,也使得住在海岸邊、山坡上的人們生命財產受到威脅。在台灣,氣候變遷已經是人權議題,而且是已經發生的人權危機。

像這樣較微觀的氣候變化,著實影響我們的生活與環境。台南農業改良場研究員指出,暖冬造成各地柑橘轉色較往年慢,柑橘採收期長,需等溫度下降後,柑橘的轉色速度就會加快,而且果農也會視市場需求調整收成。漁業產量方面也受到暖冬影響,由於氣溫不夠冷,海面風浪不大,季風影響水流改變,導致野生烏魚的漁獲數量減少,其相關產業的經濟也將受到衝擊。甚至在歐洲的阿爾卑斯山上經營滑雪場的業者,因遲遲未下雪,只能替大地蓋上假雪迎接客人。

自然的變化往往是超越人的想像的。強聖嬰現象對我們的影響如此明顯,那麼氣候變遷?很多人可能還沒有辦法「感受」這樣大尺度的氣候變化,甚至抱著懷疑的態度;不管人們相不相信,氣候的變化是一直在發生的。我們要不斷的關注這個發展,以及它對我們產生的影響。透過教育、有創意的、持續的教育,我們才不會因為懷疑而減緩行動力;才不會因為無知,而受到原本可以預防或避免的災害。

Copyright © 2016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