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疾呼: 各國應抓住「拉平氣候曲線」的契機 氣候變遷
新冠肺炎流行期間全球數百萬人在家避疫,重創全球製造業、旅遊業等,進而減少能源消耗。
2020/05/29 15887
Patrick Hendry,取自Unsplash

新冠肺炎流行期間全球數百萬人在家避疫,重創全球製造業、旅遊業等,進而減少能源消耗。與2019年同期相比,今年1月至3月間,煤炭需求下降了8%,石油需求下降了5%。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數據,到今年底,能源需求總體可能下降6%。

IEA再預測,全球經濟如果在6月中旬之後回復疫情前狀態,則2020年的排放量將比2019年減少2-7%;

如果整年都實施限制措施,則根據限制程度的不同,估計下降幅度為3-13%。IEA認為最有可能的降幅是8%,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最大的年度碳排放降幅。減排8%也意味全球的碳排放量一口氣退回2010年的水準。

從過去經驗來看,經濟不景氣會造成碳排放的短暫排放下降,但是很快會回升,1991年蘇聯解體、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和2007-09年金融危機都曾上演經濟火車頭暫時熄火的戲碼,場景並不陌生,但這一次會不會有所不同?

主流看法認為這一次沒有不同,全球對化石燃料的需求會回來,疫情只是將碳排放的高峰往後延長;

另一種看法則認為疫情改變了人們的需求,再生能源面對疫情,比化石燃料更展現韌性,今年第一季的再生能源需求逆勢成長1.5%,這將刺激個人,企業,投資者和政府的決策,從而加速化石燃料的衰落。

和過去不同的是,現在再生能源和電池儲能技術更加可行。5月21日《經濟學人》雜誌刊登「各國應抓住拉平氣候曲線的契機」(Countriesshould seize the moment to flatten the climate curve)一文,呼籲各國:

∎ 實施碳稅

低迷的能源價格使削減化石燃料補貼和對碳徵稅變得更加容易。在接下來的十年中,這項稅收帶來的收入可以幫助修復飽受打擊的政府財政(預計為GDP的1%)。化石燃料經濟的核心業務-石油和天然氣公司,鋼鐵生產商,汽車製造商-已經經歷了縮減產能和就業的痛苦。使經濟擺脫低谷的方案就是針對氣候友好型基礎設施進行投資,以促進經濟成長並創造新的就業機會。

∎ 加速電氣化

例如大型飛機和一些農場的電氣化。在此領域,需要補貼和政府直接投資,以確保明天的消費者和企業擁有受到碳稅鼓勵的技術。

∎ 堅持不得將救助計劃的資金轉向化石燃料產業鏈。

經濟學人的呼籲,台灣的決策者聽到了嗎?

經濟學人: Countries shouldseize the moment to flatten the climate curve

https://www.economist.com/....../countries-should......

Copyright © 2016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