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報兒童版:第88期不協的四季協奏曲 氣候變遷
四季是地球的脈動。春夏秋冬在一年的時間內周而復始,形成地球的主旋律。 這一切都是因為地球自轉軸傾斜了23.5°角的關係。
2021/05/04 17084
(圖片:Marco Ricci)

因為自轉軸傾斜,所以一年之間太陽照射地球的位置會在北緯23.5°到南緯23.5°的位置之間游移,夏至時,太陽在北迴歸線的正上方,因此,北半球是夏季,南半球是冬季。

在古代,如果不是巫師、祭司、薩滿、史官、占星術士,一般人對於自然變化的感受大概就止於四季。在眾神的年代,四季各有神祇主宰,人們悉心伺候,以求得四季各司其職、風調雨順。否則如果「冬雷震震,夏雨雪」(出自漢樂府《上邪》,就是指冬天打雷不停,夏天下起雪來),那就不得了了,農作物馬上要枯死,這時死神就會搭乘由饑荒與瘟疫兩匹黑馬拉的馬車來到人世收割靈魂。

時值春夏之交,在台灣,現在正是螢火蟲的季節,隨著白晝時間越來越長、氣溫越來越高,台灣黑熊也從長長的冬眠期甦醒。動物活動的時節,獵人也要行動,台東的布農族人熱鬧舉辦射耳祭,祭司領唱稱為pislahi或pislai(意為:「去打獵」)的歌曲,為部落的勇士祈求豐收。

地球科學家說,如果沒有四季的變化,地球的物種數量將會少得可憐,也沒有豐富的行為樣態,甚至可能在任何一次的大滅絕中失去所有的生命體。而四季的形成又是這麼的偶然,在地球與太陽適中的距離,一次行星的撞擊讓自轉軸傾斜四分之一,碎片形成月球,帶來潮汐的變化讓海洋生物有了登陸的橋樑。人類學家說,如果沒有四季的變化,人類難以發展出農業文化,缺少季風便吹不開海上貿易的序幕,也無法鼓動大航海時代的船帆。

韋瓦第可能是用音符讚頌季節最著名的音樂家。1723年的作品《四季》受到四首以春夏秋冬命名的十四行詩的影響,寫下受到大自然啟發的小提琴協奏曲,從春天的清新開始,伴隨鳥兒與溪流的合唱,春雷乍響;悶熱的夏天到來,直到微風聚集吹散停滯的空氣,一場夏季風暴即將來襲;秋天是豐收的季節,村民觥籌交錯歡聲不斷;冬天踩著發抖的人的節奏,即便爐火溫暖了室內,寒意還是透過門縫滲入家戶。

《四季》寫於工業革命以前,那是人類準備向大氣排放前所未見的高濃度二氧化碳的前夕,當時的二氧化碳濃度不到280ppm,短短二、三百年間已經飆升到410ppm,這是過去數百萬年不曾有過的高峰,在這樣的氣候條件還能譜得出四季的協奏曲嗎?北極的融冰、上升的海平面、消失的太平洋小島、歐洲的致命熱浪、美國與澳洲的森林大火、缺水的台灣,一個個錯落的音符正在告訴我們答案,一個連詩人、音樂家都覺得傷感的答案。

Copyright © 2016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