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品時論:對抗校園高溫不能只有冷氣一招 氣候變遷
周蘇揆拍板,以前瞻計畫,提出全國國中小2年內全面裝冷氣,問題是,這樣的「解熱方法」是不是氣候調適與永續的方案,需要大家思考。
2020/07/09 20536
雲林縣政府去年起推動全縣國中、國小、縣立高中全面裝冷氣,今年五月已全面裝設完畢,六月開吹,圖為斗六市鎮南國小教室。(周麗蘭攝)

暖化下全國高溫屢破新高,校園電風扇失靈,幾年前雙北、桃園就開始以全面裝冷氣作為市政亮點,本周蘇揆拍板,以前瞻計畫,提出全國國中小2年內全面裝冷氣,問題是,這樣的「解熱方法」是不是氣候調適與永續的方案,需要大家思考。


有人計算全國中小學約有10萬間教室,全國國中小裝設冷氣後,用電尖峰負載為10萬間教室*2台/間*2.2KW/台=440MW,將近一部燃煤機組的發電量。 台灣的電力高達8成來自化石燃料,製造大量空氣汙染與溫室氣體,可以說台灣的能源結構非常「髒」,而再生能源需要大量土地,取得土地過程緩不濟急,中火二號機已經重啟,在炎炎夏季燒起熊熊烈火,不管是中火、全台火力電廠或鄰近居民,都會是蘇揆一拍腦袋訂下的「冷氣政策」的受害者,尤其是發育尚未健全的兒童,更容易在冷氣與髒污環境共伴中種下疾病的因子。


2015年台灣通過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規定能源、製造、交通、住商、農業、環境六大部門的減碳責任,而學校不屬於其中任何一個部門,形成有間接排放二氧化碳,但沒有被計算在全國排碳量的「碳洩漏」。全國國國中小裝設冷氣後,保守估算 每年使用7040萬度電,依能源局公佈之107年度電力排放係數:每度電約排放0.553公斤的二氧化碳 ,合計造成將近4萬噸二氧化碳的碳洩漏。


地球在暖化效應下越來越熱,升溫速度越來越快,台灣近十年每年平均升幅為0.2度 ,而冷氣看起來也是最快而有效的室內降溫方式,但不可否認,冷氣是排放二氧化碳最多、只會加劇全球暖化的方案,且會形成惡性循環。一個擁有環境基本法、環境教育法、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經常把永續發展、永續校園掛在嘴邊的國家,在面對氣候變遷時,卻輕易的採取了污染最大的氣候調適政策,何等諷刺。


全國超過3000所國中小,各校都有不同的地理環境條件,有的種樹多,有的種樹少,有的在風口,有的在山陰處,有一些學校自己用屋頂苗圃、灑水方式降溫,或是自己DIY隔熱,有一些低樓層不會直接曝曬在太陽下的教室,也不一定有裝設冷氣的需求,不知蘇揆政策是強制性或是自願性裝設冷氣? 少子化後的教室空間更寬鬆,真的每間教室都有需要?這樣的政策完全不符合溫管法所說「共同但有差別的原則」。


根據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研究,40%的樹冠覆蓋可以完全抵消柏油與水泥路面的輻射高溫,與完全沒有樹的路面溫差高達5度以上;校園屋頂裝設太陽能板也可以讓頂樓溫度下降3-5度,這些都是更好的氣候調適方案。蘇揆的冷氣補助政策使用前瞻經費大撒幣,看似皆大歡喜,人人有空調吹,但完全無法引導校園的低碳轉型,成為最糟的環境教育負面教材。冷氣不是氣候時代的解方。


本文經節錄、修改標題後刊登於109年7月9日中國時報:
https://www.chinatimes.com/opinion/20200708005234-262105?chdtv&fbclid=IwAR3kdSspf0l21RBJLd03u0sf1umQ1_KRJW_5FZCBqEBQsbEYgCqUH-HQqIk

Copyright © 2016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