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樹節,讓我們一起為樹爭取「樹權」 氣候變遷
2020的4月22日是地球日(earth day) 50週年,今年主題為「氣候行動」(climate action)。
2020/03/13 24118
圖/nextoyage

2020的4月22日是地球日(earth day) 50週年,今年主題為「氣候行動」(climate action)。氣候變遷帶來酷暑、颱風、水患與乾旱等極端氣候,城市首當其衝,迫切需要採取氣候作為。

樹木是幫助城市對抗氣候變遷與空氣汙染的最佳夥伴,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研究顯示,一座城市要有20%以上的樹冠覆蓋率,才能抵銷柏油路發散的高溫;一般認為城市綠覆率達20%以上,是維持居住健康的指標。

然而,擁有60%森林覆蓋率的臺灣,綠色資源卻存在嚴重的城鄉差距: 城市是綠色資源的一級貧戶。以臺北為例,根據公園處統計,臺北市公園路樹約10萬棵,換算下來市區的綠覆率只有1.3%,與世界先進城市相比(神戶9.4%、倫敦12.7%、紐約13.5%、新加坡29.3%),少得可憐。

作為臺北市最早的環境公民團體,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看到臺北市是一個樹木資源既少又分配不均的城市,除去周邊山區與河濱等自然保留區,在所謂的都市蛋黃區每個人享有的樹冠覆蓋率非常低,在全球暖化與都市熱島疊加效果下,臺北市的夏季屢屢突破高溫紀錄,對此柯市長在2018年大力推動中小學教室全面裝冷氣,這既不是永續的作法,也不符合氣候正義,讓學生從小學到國高中都生活在冷房之中,不但破壞學生的身體自然排汗機能,也讓室內裝潢的有毒物質無法流通揮發,累積在孩子體內,「冷氣抗暑」作為最終解決方案令人難以認同。

「一個樹木無法(權)成長變老的城市,不可能成為人類宜居的城市」,秉持這個理念,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響應地球日50周年的重要意義,自今年初就在臺北市,發起一場樹的市民運動—「臺北樹都運動」,為所有臺北市的樹木爭取生存權利,也為市民創造更多寶貴的綠色資源。

我們呼籲:

1. 以30年為期,每年在臺北市種下5萬棵樹,2030年前植樹50萬棵,2050年達到150萬棵。

2. 臺北市政府應該修正「樹木保護自治條例2.0版」,擴大樹木保護範圍,並保障樹的集體與個別權利

3. 臺北市政府簽署1994年起草並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決議支持之國際宣言--「地球憲章」 (Earth Charter),融入尊重生命看顧大地、維護生態完整性、注重社會正義經濟公平,以及實踐民主、非暴力、和平等精神於市政作為當中

植樹節是一個屬於樹的日子,現在是時候為臺灣的樹木請命: 種好樹、更尊重樹,賦予樹一定的權利!


感謝台灣好報對「臺北樹都運動」的報導: https://www.newstaiwandigi.com/newspage.php?nnid=282517  


Copyright © 2016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