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時論廣場》綠電之外,蔡英文沒有說的真相 氣候變遷
能源問題沒有完美的解決方案,科學可以找出最理性的路徑,政治與民粹不能取代科學率而斷之。
2018/08/06 59977
中國時報,范揚光攝(2016.2.26,蔡英文總統參訪臺中火力發電廠)

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謝英士董事長、高思齊研究員




日前蔡總統出席民間能源論壇時,否定「以核養綠」的主張,再次高談闊論「非核家園」與「綠電輝煌」的成就,義正嚴詞的模樣,很像她在談「廢死」是普世價值的神色:獨尊而專擅。


但蔡總統還是有所保留的,她不敢在德國與荷蘭的友人面前提到,台灣非核家園的代價是80%的火力發電,也不敢說台灣的煤是乾淨的煤,沒有空氣汙染與二氧化碳問題。因為這是用來哄騙台灣人民的,她可不想看到外國朋友皺眉、困惑或驚嚇的表情。


雖然動不動搬出德國這塊招牌,但是蔡政府的能源政策與德國有根本上的差異:德國在非核之外還要逐步淘汰煤碳,以符合國際減碳的共識,對抗氣候變遷這個21世紀最大的環境挑戰。反觀台灣卻持續新建、擴建燃煤電廠,蔡政府甚至宣布2年後燃煤比例要提升到50%以上,未來與天然氣合計更高達80%,難道「以火代核」也是普世價值?也是「國際潮流」?我們向國際承諾的減碳目標、《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都是廢紙?


除此之外,德國雖然是淨輸出電力國,但每年仍從周邊國家輸入數百億度的電力,歐洲電網為德國供電維持穩定度,加上與俄羅斯相連的天然氣管線,以及自產的燃煤,讓德國無後顧之憂;相較之下,發電能源自給率只有不到3%的台灣,既沒有鄰國供電,也沒有海底管線,只靠船舶運送天然氣與煤炭,真的有本錢在自主能源尚未確保之前就先廢核?還是說「不顧後果」也是一種台灣價值?


目前風力、太陽能等再生能源面對幾項普遍挑戰:第一,能源密度低,需要大規模的設備;第二、易受天候影響,非穩定電力來源,無法配合需求供電;第三、發電成本仍然偏高。歐洲是溫帶地區,冬季是用電高峰,正好是西風強勁到讓人起肖偏頭痛的季節,且人口密度相對較低,可以鋪設太陽能電板的地區較多;在台灣,扣除坡度五度以上的山坡地後,我們可用的國土面積幾乎只有20%,上面要住進2千多萬人,要開路,還要設工廠、保留農地、保護生態價值區,能有多少土地用來鋪太陽能電板種電?離岸風力則在用電高峰的夏季紋風不動,這些困難對台灣來說克服起來倍加困難,所以要再次強調我們不是德國,我們有自己必須面對的能源課題,如果一昧要跟隨德國的腳步,就會走上錯誤的道路,就要付出慘痛的代價。


能源問題跟很多環境問題一樣,沒有完美的解決方案,這是一項取捨問題,科學可以找出最理性的方案,政治與民粹不能取代科學率而斷之。躁進的非核家園信仰,會把有毒重金屬和空氣汙染物送入每個人的肺裡、破壞重要地景與生態、更毀棄減碳的國際承諾。


本文經節錄、修改標題後刊登於107年8月6日《中國時報》。




Copyright © 2016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