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時論廣場》製造貧富差距的能源政策 環境正義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以「台灣不畏能源安全隱憂,推動能源轉型」為題,批評政府還不清楚能源轉型計劃要花多少錢,以及相關成本。
2018/01/08 53007
台電設置於彰濱工業區的7座風力發電機組(圖片來源:台灣水鳥研究群 彰化海岸保育行動聯盟)
紊亂的能源政策可能帶來的社會差距加深以及新的環境不正義
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謝英士、研究員 高思齊

本週三(1/3)《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簡稱FT)以「台灣不畏能源安全隱憂,推動能源轉型」為題,批評政府還不清楚能源轉型計劃要花多少錢。  

文中指出蔡英文總統和民進黨正在推動再生能源發電,但成本的不確定性、對立的能源供應問題以及淘汰核能的承諾,都可能使計畫複雜化。FT表示,光是風電項目投資,初步估計就達192億美元(約5664億元台幣),加上台灣夏季颱風頻仍、地震風險、冬季風高浪急等情況,風電將面臨世界上其他地方都不曾有的挑戰,也暗示著龐大的設備維護費用。

蔡政府為兌現非核承諾,規劃2025年的發電量占比為80%化石燃料與20%再生能源藍圖。但現在只見燃煤、天然氣廠瘋狂擴增,再生能源占比還不到6%(含水力抽蓄) ,若要在8年內達標,需要增加離岸風力187.5倍、地熱200倍、太陽能10倍,堪稱再生能源的大躍進。

對此立法院預算中心去年六月也提出報告指出台灣的綠能建設過度樂觀: 例如為達114年地面型太陽光電裝置容量為17GW之目標,所需之土地面積共計2.55萬公頃,惟盤點不適耕種土地後,全台僅約0.9萬公頃可供設置,尚不足1.65萬公頃。此外,再生能源併網、饋線成本加計備載容量增建之投資共計近5千億元,金額龐大,併網所需土地面積為3萬公頃,比台北市面積還多3千公頃,又將是一筆經費。

非核是一個兩面刃的決定,一刀斬斷對核電廠安全性與核廢料的疑慮,但也砍出電力缺口。這個電力缺口帶來的不便與痛苦,本應在企業與一般人民之間「按比例分攤」,特別是「吃電賺錢」的高耗能產業要承擔更多責任。但現在卻反其道而行,政府一再用「電是大家在用」的說詞,試圖抹平人民與用電大戶之間的差距,豈有道理? 例如綠能經費從何而來,如果不漲電費,是否只能舉債?如此是否會排擠其他的社福預算,進而擴大社會貧富差距?

此外,在空氣品質惡劣的情況下,增加燃煤、天然氣的設備也加深環境不正義。雖然每個人都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但富有的人有更高的因應空污能力,可以用開車、居家加裝氣密窗/防空污設備、甚至出國等方式保護自己與家人,而多數經濟能力有限的人只能任由空污侵襲。南北空氣品質差異更不在話下。

面對台灣用電量不斷成長,政府難道只能不斷蓋電廠加以迎合?低耗能產業轉型的政策在哪裡?台灣幾乎全球最低的工業電價何時要合理化?一昧為企業營造低工資、低電價、低水費、廉價礦產、不須負擔外部成本的競爭環境,台灣真的會比較進步?

本文經節錄、修改標題後刊登於107年1月8日《中國時報》

Copyright © 2016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