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深處,也逃不過環境汙染 水與海洋
深達一萬多公尺的馬里亞納海溝,也發現人類的汙染足跡。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持續​影響環境與我們的健康,政府如何回應這些問題呢?
2017/03/03 64170
深海下一萬公尺不起眼的甲殼類身上,發現人類汙染證據 (Photo Credit: Daiju Azuma,創用CC BY-SA 2.5連結)

除了外太空飄散著許多衛星殘骸、人造垃圾外,現在內太空--大太平洋海底下深達一萬多公尺的馬里亞納海溝,也發現人類的汙染足跡。「人類世」的威力會不會太大了一點?


2月13日學術期刊《自然生態學與演化》(Nature Ecology and Evolution)刊登了一篇令人震驚的報告,指出幾種深海下的小型甲殼綱動物(Hirondelleagigas;Hirondellea dubia;Bathycallisomaschellenbergi)已經受到多氯聯苯(PCBs)和多溴二苯醚(PBDEs)的汙染。


汙染的情況非常嚴重。以PCBs為例,乾淨的沿海地區裡,動物體內每公克組織不會含有超過1奈克(nanogram;十億分之一克),但研究者Dr Jamieson發現,超過一萬公尺最深處的PCBs濃度高達495奈克,9千米則有800奈克,7千8百多公尺更高達1,900奈克。而文獻指出在日本、澳洲、關島這些最受汙染的地區,PCBs濃度也不過在160到314奈克之間。(這一段指的是什麼生物身上的濃度?)


Dr Jamieson認為,可能的兇手來自「大太平洋垃圾帶」(Great Pacific garbage patch),化學污染物附著在塑料廢物上,最後碎解,逐漸向海洋底部沉降。由於深海生態系只能仰賴由上層沉降的碎屑,這些塑膠碎屑與化學物質,一口一口地被吃進了這些小動物的體內。浮游動物是深海傳遞能量的重要媒介,最終,更底層、更多的生物也將一起分享這來自地上、人類的禮物—不具善意的。


PCBs和PBDEs屬於持久性有機汙染物(POPs),PCBs過去多用於製造變壓器或塗料,PBDEs則是防火物質,1979年毒害台灣的米糠油事件,便是PCBs所引起。即使2004生效的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斯德哥爾摩公約》,已陸續管制、禁用PCBs與PBDEs,但毒物累積的腳步不曾停歇,就像緊箍咒一般圍繞著我們。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具有高脂溶性、不易被分解、微揮發等特性,能夠進入生物體,透過生物濃縮性與生物蓄積性,強化它的毒性與影響力,因此備受重視。環保署自1989年以來,開始針對數種指標性毒化物進行環境流佈背景調查,希望了解汙染區域與嚴重程度。


而根據104年「毒性化學物質環境流佈調查成果手冊」顯示,全國24條主要河川、6條工業河川中,有4條河川底泥總汞濃度高於底泥品質指標下限,有受汙染之虞;曾經廣受國人關心的塑化劑DEHP,亦有7條河川底泥濃度高於底泥品質指標下限,甚至偶有突破上限,環境蓄積量已達ppm(百萬分之一)等級,超過環境自淨能力所能承受範圍。其他亦有多種有毒物質於環境中被檢測出。


雖然環保署已瞭解部分毒化物的環境流佈與變化,但很可惜的是,究竟為何產生、濃度變化背後成因為何,罕有進一步研析,僅交代事實於報告中略作推論,10多年下來無法看到具體行動與作為,民眾的生活仍受到此一風險的威脅不得而知。


深海深處,逃不過環境汙染,在台灣土地上亦然。持久性有機汙染物提高致癌風險,道理顯而易見,但要政府能夠正確回應,可不簡單。單看,六輕旁許厝分校師生三進三出,就可以知道,關於環境治理,我們還有很多需要學習改進之處。


Copyright © 2016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