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異議之聲挑戰被閹割的IPCC報告 氣候變遷
數以千計的科學家-多數是年長、資深、溫和的,在如此重要的事情上已一致表明當前時刻的嚴重性,但少數掌權份子改變了最後結果。
2022/04/13 12431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第六份評估報告第三工作組報告(AR6 WG3)《氣候變遷2022:氣候變遷的減緩》於111年4月4日「被批准」通過。從3月21日開始,經過漫長視訊審議,IPCC 195個會員國(與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締約國相同)終於同意上述報告的「決策者摘要」 。


相較於國內許多視IPCC AR6 WG3為圭臬,多所追捧的一窩蜂,國外則有媒體及科學團體對於「被閹割」的報告文本表達反對及擔憂。


三度參與IPCC評估報告,負責極端天氣章節的主要作者-蘇黎世 ETC 環境系統科學教授 Sonia Seneviratne甚至失望的向媒體表示:她懷疑花那麼多時間撰寫報告的效益,正在考慮將來不再參與撰寫 。


根據「科學造反」(Scientist Rebellion)團體所揭露之AR6 WG3報告草稿,指出許多氣候治理關鍵卻被刪除、被「和諧」的事實,包含:減緩和發展目標無法通過漸進式變革來實現(要大幅且迅速的執行);個人可以為克服障礙和減緩氣候變化做出貢獻(實際上國家及大型企業才是重點)。但孤立地改變個人行為並不能顯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體制改革很重要);轉型路徑會帶來分配後果,例如就業和經濟結構的變化(衝擊既得利益者);目前化石能源基礎設施承諾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估計為 658 GtCO2 […] 幾乎是剩餘全球碳預算的兩倍(去化石力度不夠,減碳將失敗);延遲行動增加了 2030 年後經濟和社會可行性的挑戰(先緩後急,越來越難)等。


他們認為,為了避免化石燃料和其他既得利益行業的失敗,以及氣候究責,在壓力和賄賂下,官方通過版本被巧妙的加以重組。數以千計的科學家-多數是年長、資深、溫和的,在如此重要的事情上已一致表明當前時刻的嚴重性,但少數掌權份子改變了最後結果。


必須阻止他們。


關於IPCC報告審批爭議,早於去年8月英國衛報就曾報導 ,過度樂觀的科學假設,例如碳捕捉與封存技術CCS還無法迅速成為主要方案,但已被肯定為解方;最富有的10%人們,貢獻36-45%的碳排,是最貧窮的10%人們的十倍;目前全球8億無電可用的窮人碳排放被「忽略不計」,氣候正義議題明顯淡化;氣候投資金額需加大五倍,才有機會達成控制增溫不超過攝氏1.5度的目標等爭議,但這樣的「異議」,顯然無法撼動「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的審查意志,而IPCC本身也充滿政治不透明與可問責性,開始為人詬病。


面對政治高權,專業經常矮人一截,這或許是氣候政治的現象,但個人仍可以表達不服從與反對意見。即使在「科學造反」團體特意匿名保護下,西班牙仍有一群科學家現身具名表達反對意見 ,訴諸媒體並善盡言責。


回顧國內,3月底國發會提出淨零路徑後,美其名是開啟「與公眾對話的基礎」,但事實上,淨零路徑推估模式之前提假設、關鍵數據(英國公開數據高達3.4萬筆)等付之闕如,更不見透明度與可問責性等制度設計。即使臺灣也有那麼一群「科學造反」者,也難以涉入批評。


國發會的報告是極為高明的話術,社會顯然也尚未深究,如果科學界也不假思索的景從毫無異議的IPCC報告,不但有失科學的立場,更會造成政治失職且無法問責,值得警惕。

Copyright © 2016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