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是人走出來的,但請不要過度干擾 - 以嘉明湖為例 生物多樣性
台灣,一個面積不大的海島國家,由於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在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陸板塊的擠壓之下,島上超過三千公尺的高山密布
2014/09/19 14530
e_ella(CC BY-SA 2.0)

台灣,一個面積不大的海島國家,由於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在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陸板塊的擠壓之下,島上超過三千公尺的高山密布,是全球高山密度最高的國家之一。

1970年代,台灣登山界幾位資深的山友,萌生了選定台灣百岳的念頭,之後台灣便刮起了一陣登百岳的風潮。無論男女老少,登山活動的愛好者越來越多,裝備的高科技化與輕量化大大降低登山活動的門檻,使得登山成為一個成熟而多元的新運動。

最近一張嘉明湖湖畔擠滿了登山者營帳的照片被報導出來之後,引起社會大眾對登山議題的關注,最為人所討論的,是這些非法紮營的營帳破壞了嘉明湖原有的美麗景觀,但這些非法行為造成的後果僅僅是如此嗎? 我們從這一片的撻伐聲浪中,看到幾個更需要重視的生態環境問題。

天使的眼淚-嘉明湖,吸引了許多民眾慕名而來,看準商機,有旅行業者也搶搭這一股登山的風潮,打出包吃包住的豪華行程來吸引一些沒有登山經驗,卻想一睹湖光山色風采的遊客,造成了每到假日,登山步道人滿為患,堪稱高山奇景。而這樣蜂擁而至的遊客便對高山環境產生了莫大的影響。

海拔超過三千公尺以上的高山草原生態系,因為低溫等惡劣環境導致物種豐富度相對較低,而在物種豐富度較低的情況下,食物鏈結構簡單,整體生態環境的穩定性相對脆弱,換句話說,比較經不起太多的外在因素干擾,尤其對於環境保護沒有一定素養的民眾,造成的干擾甚為劇烈。

以下列舉幾個例子,其一是植被踩踏的問題,高山植被經過頻繁而劇烈(登山者整體重量以及硬底登山鞋)的踩踏後,因毀損而凋亡,久而久之,在高山上形成了一條或多條明顯的路徑,有些”路段”的寬度甚至達好四、五公尺的距離,這不僅造成地景的破碎,未來,嚴重者甚至可能繼續遭拓寬,有潛在的生物隔離風險(棲地遭切割)。

其二是人為垃圾所帶來的衝擊,最常被討論的是廚餘的問題,許多登山客為了減輕裝備重量,會將背包內多餘的食物遺留在山上,或餵食野生動物(有些動物像是水鹿、黃喉貂,經觀察,已會在山友固定的用餐時段出沒在山屋附近等待覓食的機會),這可能造成野生動物過度親近人類而失去戒心,慘遭有心人蓄意獵殺,或造成野生動物的食性改變,進而導致原本的食物因少了天敵而在數量上產生改變。在食物鏈中,牽一髮而動全身,食物鏈的動態平衡可能就此瓦解。

高山草原屬於高山生態系的一環,我們可以透過長期監測,觀察森林界線的推移、微氣候等眾多生物或非生物的元素蒐集氣候變遷可能的線索,所以高山草原生態系有其重要的保存價值。為了避免可能的生態浩劫發生,我們必須做好教育與管理的工作,一方面管制登山的人數,避開特有生物或珍貴物種的繁衍季;另一方面教導還不具備環境素養的登山新手或遊客學習尊敬大自然,除了不遺留自己的垃圾,不隨意開闢路徑,還要隨手清潔所經過的環境。

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繼續享有高品質的自然生態環境,並讓這些珍貴的資產能被下一代看見。

Copyright © 2016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