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老鷹繼續在台灣的上空飛翔 生物多樣性 氣候變遷
最近,因為北市一名學童一封致鴻海董事長郭台銘的信件,使得才剛下檔的《老鷹想飛》再度引發迴響。
2016/01/08 16513
Hiyashi Haka/Flickr

最近,因為北市一名學童一封致鴻海董事長郭台銘的信件,使得才剛下檔的《老鷹想飛》再度引發迴響。

2015年11月20號《老鷹想飛》紀錄片一上映後,對於台灣的環境紀錄片與環保界無疑地展開了新的章節。當你看到天空中翱翔展翅的老鷹,在你心中會產生什麼樣的觸動與想像?

牠,於腦海中是英雄、孤傲、兇猛的物種,或是其刻板印象中孤傲挺拔的形象已深植人心,此記錄片真實呈現環境現狀對於老鷹的生存影響,除了作為環境教育教材之外,我們如何瞭解影片背後傳達的旨意或是採取行動呢?

關於《老鷹想飛》的保育物種─黑鳶,便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老鷹,也是台灣常見的鷹種。過去,牠們的身影在台灣隨處可見,活動於田中、天際和水畔間。自從1980年代,受到環境變遷影響,台灣的黑鳶數量急速下降,目前全台黑鳶的統計數量約300至500隻左右。直至現今,親眼看過黑鳶的人已大幅減少。紀錄片中的主角沈振中老師為什麼如此孤立無援?

1980年代的台灣社會可說是經濟蓬勃發展,但在那個年代社會普遍對於生態保育與環境保護的觀念不足,許多保育團體也才逐漸萌芽,沈老師因為被黑鳶感動甚至發願要觀察黑鳶20年,在這個過程中辭掉教職、捨棄退休保障,即使家徒四壁仍然堅持繼續監測黑鳶,最後影響新一代的年輕人投入,繼續傳承這份守護老鷹的信念,這份精神令人敬佩與感動。

但難道只能靠著個人苦撐、毅力保育老鷹?這樣的現象與台灣目前許多保育團體是否皆有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滄桑感,只能仰賴著微薄的經費與信念支持理想?

受到小學生感動的郭董說,除了感動更要行動,要擴大台灣不用農藥的土地,才能真正實現老鷹遨翔之願望,才能實踐保護土地及生態永續。企業界的大老闆這樣正面積極的響應,政府呢?政府機關是否真的關心社會與環境?知道我們的社會與環境出了什麼問題?然後積極面對?

如果掌管農藥的相關單位願意實際走入田裡,觀察農藥對於作物和周遭生態的影響,想辦法對農業進行必要的限制與管制,而不是放任不管,還會讓更多鳥類因為誤食農業而喪命嗎?老鷹的命運是不是也可能因為政府官員的態度轉變而有所不同?

《老鷹想飛》,是一個人追著老鷹30餘年的生命故事,同時反映我們如何看待所生長的這塊土地,我們很容易被電影情節感動,但卻很難因為這份感動而採取行動。

一位學童的信件,適時的感動企業大老闆願意捐助、讓更多人能看到這個感人的故事。深信不論是這位學童,還是你、我、所有受到啟發的人,只要願意改變,未來的環境將會因你我而變得不一樣。衷心盼望黑鳶能繼續翱翔在台灣這塊土地上,成為我們的一部分,切莫成為空中的一抹雲煙。

Copyright © 2016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