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蹤的原油與氣候治理的隱憂 氣候變遷
失蹤的原油,創下 17 年來最高峰,引起市場熱烈議論。
2016/06/21 14243
Zbynek Burival,取自Unsplash

3月中旬,國際能源總署(IEA)發佈了原油市場報告(Oil Market Report) ,指出全球平均每日生產過剩原油為190 萬桶,其中約 77 萬桶油進入陸上儲存設施,另外有 30 萬桶油透過油輪或者油管運送,但是多達 80 萬桶,不知去向。

失蹤的原油,創下 17 年來最高峰,引起市場熱烈議論。許多分析師認為,大部分可能在中國,因為中國非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成員國,OECD 創立的IEA 可能無法確實掌握中國資料;也有人認為IEA的原油統計模型該大幅調整,但究竟成因為何,目前暫時沒有答案。

目前全球每日產油量約為9,600萬桶,相比之下「80 萬」桶好像不算什麼,但如果以油品二氧化碳排放量計算,失蹤的原油相當於台灣全國45%的碳排放量,相當驚人。而這個事件背後,也象徵著全球氣候治理,特別是溫室氣體估算上,科學所面臨的嚴峻挑戰。

2015 年底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通過巴黎協定之後,預期今年4月22日地球日,美中兩國將一起簽署,共同減量,朝向協定所希冀,世紀末增溫幅度控制在攝氏2度,甚至是1.5度的目標前進。

但是,究竟全球尺度下,大氣當中已經有多少溫室氣體存在?還剩下多少額度可以讓我們繼續排放,減量力道又該多大,才可能達成前述控制增溫的目標?這些大哉問,事關巴黎協定的成敗,必須仰仗科學界提出可信的方法、政治界建構可信的稽核制度等等努力。而在此過程中,最直觀、相對可靠,占比最為大宗的,就是來自於能源使用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統計。

能源是一種重要戰略物資,各國必然會進行相關統計,了解使用詳細情況。例如先進國家都會編制的「能源平衡表」,就是將各種能源供應、加工轉換、傳輸損失及終端消費的數據集中在一起,藉此直觀地反映各種能源在報告期內的流向與平衡關係。

簡單來說,就是一國的能源帳,用多用少用哪些,都會統計的清清楚楚;各類型的能源(燃料使用),透過排放係數(EmissionFactor)轉換,就可以知道相對應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是多少。以台灣為例,2013 年能源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約占總排放量(不計土地利用、土地利用變化及林業部門吸收量)的88.16% ,因此透過IEA系統彙整全球能源使用概況,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也就呼之欲出。

各國能源統計以IEA馬首是瞻,當IEA預測失準時,難免令人對於其他預估正確性也開始打上問號,如果能源調查闕漏,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預測失準,那各國又要如何決定減量幅度?而這些科學上的不確定,就是懷疑論者一直無法信服的地方,如無法釐清,長久下來終將不利氣候政策的推動。

國際媒體喧嘩幾天後,也不再討論、深究。但如果失蹤的原油為真,終將被使用、產生更多不存在於「帳面」,但真實存在於「地球」的溫室氣體。

本文所提或許是多慮,但真正想強調的是,對於科學精準的要求,不可馬虎。而IEA統計誤差如此之大,如被視為理所當然,才是真正讓人擔心的地方。

Copyright © 2016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