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悠久的西敏寺內,罕見的跨世代對談 氣候變遷 環境正義
在多方籌劃下,兒童環境文學家與世界上推動兒童權利、環境及氣候正義、以及永續發展法治而努力的大人們,在倫敦國會西敏寺內共聚一堂,進行跨世代分享與對話。
2016/07/10 14335
Manuel Weber,取自Unsplash

在多方籌劃下,兒童環境文學家與世界上推動兒童權利、環境及氣候正義、以及永續發展法治而努力的大人們,在倫敦國會西敏寺內共聚一堂,進行跨世代分享與對話。

近50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兒童、以及發起倡議的世界未來委員會,協同來自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委員會、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西敏寺國會、台灣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匈牙利未來世代監察員、永續生活信託機構和永續雨林基金會、瑪麗羅賓森氣候正義基金會、以及加拿大永續發展法中心的負責人,共同就關於世代正義、兒童權利以及環境發展進行跨世代對談。

跨國界的共同語言是永續發展,跨世代的共同語言也是

世界未來委員會的創辦者兼主席Jakob vonUexkull開場,提到社群媒體的力量很大,但是走出網絡、實際參與活動、甚至是政治的活動特別重要。在1992年里約地球高峰會時,會議舉辦國原本要將世代正義從議程中劃掉,當時來自世界各地的年輕人,戴口罩表達強烈抗議,顯示年輕人的聲音被靜音掉了,會議舉辦國的代表尷尬的趕緊將世代的角色放入議程,並且催生出了會議的共同文件「我們要的未來」( the future we want)。

他說,世界未來委員會每年都會設定主題,提醒世界重視兒童議題,去年的主題是「保護兒童權利的大門」,檢視各國兒童權利保護的相關法令是否完備,例如在美國馬里蘭州的環境教育法,規定所有的兒童畢業時,都必須要受到充分的環境教育。

Voices of Future Generations(兒童環境文學家)的計畫,從第一年來自中東Kehkashan的故事開始,到現在有8本書,希望能夠讓「分享」與「合作」的精神傳播出去,也讓兒童改變世界的力量真實的傳達出去。

兒童權利公約委員會前委員、以及兒童權利法專家Dr.Kirsten Sandberg提醒,誰應該尊重兒童權利?政府,政府的決策影響世代之遠。再來是整個社會、老師、家長等等,都應該要重視兒童應有的權利。不能因為孩子還在成長、還不成熟而損及他們的權益,因此他們被保護、能夠參與,並且受到完整的教育非常重要,而不是長大後面對千瘡百孔的自然環境和社會問題,被迫要解決。兒童擁有的創造力和生命視角,也是大人所必須去學習、傾聽並且回應的。

本會謝英士董事長特別分享王陽明先生《訓蒙大意》中的教育觀,分享來自亞洲對兒童權利、兒童教育的重視給與會的夥伴。在《訓蒙大意》中,王陽明提到「順導其志意,調理其性情,潛消其鄙吝,默化其粗頑,日使之漸於禮義而不苦其難,大於中和而不知其故」,是大人在對兒童進行教育時,應該奉行的準則,以兒童的意志為主,讓兒童得以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學習,進而使合宜的舉止成為日常生活的慣行。

現場的兒童不約而同呼籲,教育是讓這一切改變成為可能的關鍵,而確保讓兒童得以參與在政治決策之中更是重要。與會所有人員,不分世代都一致肯認。

本會謝英士董事長特別回應指出,台灣有類似的作法,那就是法律明定讓高中生參與高中課程內容的審議。

兒童環境文學作家們同時也分享令人動容的故事,例如小島國家因為全球暖化所面臨的海平面上升威脅、中南美洲貪污和無效的政治決策無助於推動永續發展、而臺灣正在面臨強颱侵襲正好呼應了祐吟《寶貝桃花源》一書裡的場景,土石流摧毀家園,現實中,有沒有可能跟祐吟的書裡所描述的一樣,全村的人,因為來自孩子的觀察與建言,讓村子恢復成桃花源呢?

Copyright © 2016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