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態系崩毀,見『魚』知著 水與海洋 生物多樣性
人如果髮型、頭型不錯,走在路上容易受到青睞;但鯊魚如果頭型太特別,可能就不是一件好事。
2016/10/14 12856
Jonas Allert,取自Unsplash

人如果髮型、頭型不錯,走在路上容易受到青睞;但鯊魚如果頭型太特別,可能就不是一件好事。

7月8日,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全球物種計畫負責人Jane Smar語重心長的說明,鯨鯊(Whale sharks)以及槌頭鯊(Winghead sharks)這兩種大型肉食魚類數量持續下降,過去75年內已減少超過一半,已列入IUCN紅皮書上的瀕危物種(endangered species),離滅絕又更進一步。

在中國和阿曼地區,即使獲得法律保護,鯨鯊仍持續地被捕殺,追逐鮪魚的船隊也經常順便(incidental catch)獵捕牠們;由於頭部棒狀的特殊外型,槌頭鯊更容易被漁網所纏繞,族群因此大量下降。

看到海洋中這樣具代表性的物種逐漸走向滅絕,讓人感到震撼,然而這或許只是海洋生態系步向崩壞的縮影。

無獨有偶,7月初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兩年一度的世界漁業狀況報告(The State of WorldFisheries and Aquaculture, SOFIA 2016)指出,自1970年代以來過漁的物種已經增加兩倍之多,有40%以上眾所熟知的物種,如鮪魚,正朝向族群不永續的路徑前進;而某些地區如地中海和黑海,甚至有高達59%的物種正處於過漁情況,情勢非常險峻。

如果從整體漁群生產量來看,90%左右的漁產量已被完全或過度捕撈,但這個趨勢將持續惡化,到2025年捕撈量預估將成長17%,超過100%,到那時人為捕撈與自然死亡率將大於族群恢復能力,漁群滅絕只是遲早的事。

報告並指出一個驚人的事實,全球人均每年水產消費量首次突破20公斤,這是得利於水產養殖技術的大力推動。但養殖漁業可能帶來外來種入侵、疾病、寄生蟲、化學汙染與基因轉植隱憂,甚至造成沿海濕地破壞(如蝦類養殖)等問題;此外,仍有不少養殖餌料來自大海魚類(下雜魚),就算產量提高仍無法根本解決海洋過漁的問題。

因此,環保團體普遍認為比起關注養殖漁業技術,永續漁業管理仍然是政策應優先進行的方向;而消費者方向,永續海鮮消費的認識,也是幫助過漁物種喘息的一大助力,畢竟,沒有消費就沒有殺害。

聽到過漁,台灣民眾可能感覺不深,但根據SOFIA2016報告,佔全球漁獲82%的前25大漁獲國中,台灣排名第20位;2003-2012年間,平均漁獲量為97萬噸,約佔全球1.2%。而且捕撈量持續上升,2014年較前十年平均增加9.9%,比台灣經濟成長率還亮眼。也因此海洋生態系崩毀,台灣的貢獻度也不低。

面對這樣的現象,國內許多團體已開始呼籲政府採取行動,進行更積極的漁業管理;而在消費者這塊,2013年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提出「吃永續、愛海洋」訴求,並發表「台灣海鮮選擇指南」,鼓勵消費者選購永續海鮮,拒絕或減少食用瀕危魚類。

「台灣海鮮選擇指南」以台灣魚類資料庫為統計來源,將台灣常見魚類分為「建議食用」、「想清楚再食用」與「避免食用」三大類,評定標準除了生物數量之外,另有養殖方式、捕撈方式、攝食來源與生命周期等,相當多元。

如果你無法拒絕海鮮的美味,最起碼可以從減量,以及聰明食用開始,參考上述指南,選擇對環境、漁類較友善的種類食用,或許也可以減緩海洋生態系崩壞的速度喔。

更多關於「台灣海鮮選擇指南」的資訊,請見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網站:http://fishdb.sinica.edu.tw/chi/seafoodguide.php

Copyright © 2016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