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50年,世界人口預計將達到97億,我們都知道,人類的未來根本無法繼續沿著這一路徑前進,無法期望陸地和海洋上的生命能夠繼續生存和繁衍。當孕婦需要害怕吃魚時,就會知道我們正面臨生存威脅。海洋的污染需要緊急與深刻的行動改變現狀。
2015年聯合國通過永續發展目標(SDGs),第14項是守護水下生物,目標到2025年,預防並大幅減少各種海洋污染,特別是來自陸地的污染物和優氧物質。
要達到這項目標,我們要重新思考「循環經濟」的意義,不只是強調「回收」,而是從根本上減少化學品的使用,停止把化石燃料從地底挖出,改變我們的消費模式,不再依賴一次性使用(用完就丟)的塑膠,強化消費者的「知情權」,我們有權利知道每一項產品在生產過程的環境污染,以及廢棄物如何被處理。
政策,法規和行動也必須以社會,環境永續和世代正義的基本原則為基礎。各國不能以回收為藉口繼續將其廢棄物傾倒在發展中國家。我們也不能繼續將含有有毒化學物質的塑膠回收到兒童產品中。
科技如果真的來自於人性,那麼,當我們的人性提升到對自然環境與其他物種的關懷時,每個人都可以,也應該立志成為海洋的辯護人。
全文收錄於環品會「環報兒童版」電子月刊第75期: 永續發展目標(十四)水下的生命。http://www.eqpf.org/envinews/epChild.aspx
本期目錄:
🔘兒童環境文學家單元_島嶼之聲
🔘美麗新境界單元_水下的世界
🔘地球怎麼了單元_誰來為海洋辯護
🔘若草書屋單元_森林中的最後一個孩子,拯救「大自然不足症」
🔘環境傳人單元_從印度到台灣,跨越世代與國界的護樹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