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自由開講》台中空汙再超標,政府解方在哪裡? 環境正義
在管制個別電廠排放源已經捉襟見肘的此刻,又遇到中部地區紫爆現象層出不窮,我們的空氣品質還有明天嗎?我們的產業還能不儘速轉型嗎?
2015/11/10 53969
全台空氣汙染嚴重,不只是中部地區,板橋、新莊、三重的天空也是霧濛濛一片。(圖片來源:自由時報/賴筱桐攝)
台中空汙再超標,政府解方在哪裡?
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資深研究員 高思齊

從10月底開始,除了下雨日,中部地區空氣品質沒有一天不是紫/紅色的危險等級,氣喘、鼻過敏患者多增加2成,更有媒體形容台中已經成為「毒氣城」。空污攸關身體健康,站在民眾的角度,重要程度更勝「馬習會」,但政府真的關心嗎?

我國空氣污染防制法在民國64年通過,今年屆滿40年,但是台灣的空氣品質一直在世界的後段班,根據主計總處公布2015年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家排名,台灣環境品質在37國中排名35,只贏智利、土耳其。

事實上,透過空污法改善空氣的例子所在多有,例如英國在1952年大霧霾造成4,000多人死亡後,1957年制定全球第一部「清潔空氣法」,禁止家庭和工廠燒「煤」,帶動英國產業轉型,5年之間霧霾減少了一半。美國也在1970年通過「清潔空氣法」,其後要求所有汽車都要加裝排氣淨化器,直到1999年洛杉磯一級空氣污染警報的天數終於降為零。如果沒有這些法律,現在的英國、美國天空可能還是灰的、黑的! 因此我們要問的是,台灣空污法是哪裡出了問題,為什麼不能幫助台灣人民改善空氣品質?

我國空污法過去一直透過訂定排放標準來管制個別排放源,卻忽略一個事實,台灣地方小,工廠又集中在西半部的特定區域,所以就算個別排放源都沒有超標,累積起來的污染量還是會讓空氣品質髒爆。

雖然空污法早在1999年,就加入總量管制的觀念,授權環保署得劃定總管制區,但是直到第一個總量管制區出現,也已經足足讓人民等了15年。今年5月環保署才公告「高屏地區空氣污染物總量管制計畫」,沒想到,現在中部地區的空氣品質反而更糟。不禁讓人懷疑,到底選定總量管制區的標準是什麼?科學依據又在哪裡?

面對空污問題,只見台中市環保局忙著請民眾佩戴口罩、出動掃街車灑水、對工廠空污防制設備進行查核。全國人民都知道中部地區空污來自於亞洲最大且以生煤為燃料的台中火力發電廠、中龍鋼鐵廠及分布潭子、梧棲、大雅等區的工業區等,這些煙囪日以繼夜排放的有毒PM2.5,不管個別排放源的檢驗結果有沒有「超標」,「加總」已經明顯超出中部地區甚至整個台灣西半部可以負荷的範圍,當然必須要從總量去管制。

「總量」對台灣來說恐怕是一個不敢說的祕密。施行迄今已經四十年的空污法,早就授與主管機關權限「得」制訂實施總量管制計畫,這樣明確的授權竟然遲了那麼久才開始啟動,而且範疇還限定。在管制個別電廠排放源已經捉襟見肘的此刻,又遇到中部地區紫爆現象層出不窮,我們的空氣品質還有明天嗎?我們的產業還能不儘速轉型嗎?

本篇刊載於自由時報《自由開講》


Copyright © 2016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